手机端 关注 · 手机版      无障碍 长者助手 繁体版

首页 > 供销社综合改革

深化供销社改革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4-06-03 03:35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一、供销合作社30多年的改革成绩显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的序幕, 在第一轮改革中,供销合作社努力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要求,积极改革,加快发展。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轮的供销合作社改革,还不彻底、不到位,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改革的目标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供销合作社新一轮改革面临着极好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等一系列文件以及中央领导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讲话与指示,都对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举国上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应该说供销合作社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迎来了改革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三、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目标。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供销合作社改革的目标,就是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合作经济组织属性、灵活高效、服务农民的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主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重要依托。

    四、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原则。一是市场化。作为市场主体,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二是合作化。作为合作组织,就是要坚持合作制原则和宗旨,体现合作社的内在属性。要坚持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向不动摇。要逐步创造条件,向这个方向迈进。既要坚持合作制原则的要义,又要根据时代和环境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三是灵活化。作为经济组织,要体现经济组织的特性,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以发展为要,改造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使整个组织运行灵活高效。四是公益化。作为合作组织,要坚持合作社的社会属性,体现公益性的特点,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服务。为农服务,为社员服务,这是供销合作社的宗旨,需要始终践行。五是特色化。作为中国的合作经济组织,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定位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从三农工作的角度谋划供销合作社工作。要立足国情和社情,结合供销合作社的实际,体现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要在现有基础上改造、创新、发展。

    五、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着力点。一是创新组织体系,实现组织体系的有机化。所谓有机化,就是组织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要有联系紧密、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关系。要通过组织体系的改革创新,去除现有组织体系的行政化色彩,体现实体经济组织的特点。既有别于一般的政府机关,又有别于一般的企业组织,是合作社性质的实体经济组织。要形成基层组织为基础、企业为支柱、协会与事业单位为羽翼、联合社为中枢的有机系统。二是创新运行机制,实现运行机制的市场化。总体上来说,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改革体制机制,去行政化,按照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规则来运行。具体来说,基层合作组织要按照合作社的原则运行,协会要按照现代社会组织制度运行,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行,联合社要按照统率机关、集团总部规则来运行。三是创新经营方式,实现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要按照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现行的经营服务网络。大力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以及新型经营业态。四是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服务模式综合化。要按照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需求,改造原有服务模式,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从经营型向服务型转变、从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转变、从单一的流通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要拓宽服务领域,立足流通,向生产、加工、金融等领域延伸。

粤ICP备17160490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79号   网站标识码:4401000075

版权所有: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   联系方式:020-61186018


你是第 - 位访问者